国防动员||有关创建打仗型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探讨
一、近期局部战争给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带来新的启示
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又使平民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对战争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北约在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中,出动2.6万多架次的飞机,在南联盟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下了 2.1万多吨炸弹,击毁了包括学校、工厂、企业、桥梁、医院、电站、新闻机构等民用设施在内的许多目标。在和以色列的冲突中,伊朗出动超过300架无人机和导弹,突破了以色列“三重防御”的防空系统,重创了以军位于内盖夫的一处空军基地。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空袭贯穿战争全程并加速向空天一体、空海一体和高、隐、快、准发展,空袭目标向重要民生和战争潜力目标拓展,网电攻击、导弹突击、隐身袭击等新型威胁日益凸显,防范难度前所未有,对人民防空体系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防专业队伍作为保持战争潜力的一道防线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必须立足复杂困难局面,与时俱进抓建设、做准备,以完备的防护体系护佑生命、保存潜力,以有效的救援行动消除空袭后果、稳定社会,真正打造一道防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铜墙铁壁”。
二、信息化战争给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带来新的要求
信息化战争,已经全面实现信息传递、处理的快捷、准确和智能化;各种导航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远程打击、定点清除、智能决策、无人作战成为现实。同时,火力打击与电子战、信息战、网络战、心理战等手段综合应用也是信息化战争的常规操作,这不仅使现役部队作战面临严酷的战场环境,而且对人防专业队伍支援保障作战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及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防专业队建设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也与现代高技术战争需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我国人防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应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军事斗争准备的良好契机,从专业队伍的组建模式、类型和任务分工上着手,立足现代城市防空的实情要求,优化整合各种专业保障资源,突出重要目标的防护与抢修。本着“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的建设标准,构建复合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高效、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人民防空体系和防空袭应急作战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防空的历史使命
三、打仗型国防动员给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带来新的驱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风险的联动性、突发性、多变性增强,国防动员必须围绕使命任务向“战”聚焦、转型创新,强化高效、精敏、持续转化能力,为制敌胜敌提供过硬的动员支撑。构建新时代打仗型国防动员,必须紧盯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等多域作战需求,坚持军民合力、广域布势、科技赋能、数智聚优,为未来战争提供坚实支撑。人防专业队伍是遂行防护救援、消除空袭后果、对海对空对潜侦察监视、全域投送保障任务的骨干力量,是打仗型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要按照稳定规模、增加专业、提高能力的思路,统筹抓好新时代人防专业队伍建设。优先发展新型专业队伍,突出抓好信息防护、心理防护、伪装设障等队伍建设,努力发展适应任务需要的专业队伍。着力建强传统专业队伍,适应国防动员新的领导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与国防后备力量统一整组、联合训练、归口使用的制度机制,确保人员落实、任务落实、训练落实。加快扩充人防志愿者队伍,完善注册登记制度,扩大规模,搞好编组,常态训练,规范使用,使之成为防护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