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有关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2024-07-01 09:44 编辑:国动办站点管理员 来源:宿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阅读: 字号:

人防专业队伍是消除城市空袭后果的一支中坚力量,面对现代空袭作战新情况新特点,人防建设必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尽快建立一支精干过硬,功能齐全的人防专业队伍,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目前,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其建设水平与未来防空袭斗争存在较大差距,妥善解决这些主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一是组织不健全,人员未定位。人防专业队作为专事人民防空的队伍,现行的《人防法》没有明确新型专业队伍组建要求,没有明确人防专业队伍装备、器材和训练经费保障途径,缺乏遂行抢险教灾任务的装备器材,有些现实问题存在定性不明、组织不健全等,导致队伍稳定性差,难以有效应对紧急情况。
二是预案不齐全,功能欠完备。人防专业队主要侧重于恢复和保障,缺乏对重要经济目标实施防护的基本能力。加之,军地平战转换职能界线不够清晰,相关制度机制还没有建立,动员预案与应急预案缺乏一体化的设计与整合,无法形成有效衔接。一些预案未经实践检验,不够完善,无法应对现代战争复杂形势。
三是组训脱节,队伍形同虚设。一些单位与部门对人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组训脱节的现象。部分队伍停留在“表上,纸上”,有时还存在与民兵队伍交叉编组的现象,职责落实困难,难以承担基本任务。加之,缺乏忧患意识,凝聚士气面临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挑战有待加强;并且带背景的军地联演不多,演练环境与实战环境差别巨大,参演主体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演练难以起到完善预案、检验队伍和提高能力的效果。
四是装备老旧,参战支援不强。地方人员接触军用装备较少,战时维修军用装甲、防化、舰船、飞机等装备困难。新域新质还处在潜力调查阶段,没有形成战斗力。传统领域的专业队伍过于集中,网络攻防、近海保障、远程救援、侦察预警等新质动员力量的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无人装备、AI等新域新质潜力掌握不够,难以形成体系化支援保障能力


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是城市防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人防专业队伍建设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规制度。必须紧盯影响国防动员的政策盲点、法规漏点和机制堵点,持续深化国防动员领域政策制度改革,构建以宪法为根本、基本法为主干、专项法规为支撑、地方配套政策为补充的动员法规体系,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并建立工作会议制度,化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扩大社会影响,强化备战观念。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空知识教育和训练,使其掌握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大力抓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宣教示范点建设,通过各种平台、媒体和宣传渠道,普及国防动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公众的防空意识和参与度。坚持向战争学习,加大防空袭个人防护、利用地形地物防护等生存技能的传授力度,不断总结特定场景和常见场景中的规避方法。

三是着眼动员需求,搞好预案设计。按照未来作战任务,科学预测和判断形势,切实弄清作战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将如何组织动员、实施有力保障等问题研究透,为制定各类动员预案提供参考,确保各种动员预案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针对人员、物资变化和作战资源潜力数据的不断更新,科学调整平战转换方案、专业队伍行动方案、重要目标防护方案等预案,以确保动员能力与动员任务相匹配。通过组织演练和评估动员预案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完善,保证各项具体指标符合动员任务和要求。

四是优化组训体系,推动训练转型。要遵循联合作战的制胜机理,建设以联为纲创新实用管用的战法训法,全面优化国防动员系统各层级各领域训练模式,大力加强军地联演联训、实案实景联训和专业要素联训,突出抓好新域新质动员力量融入联战联训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需求的变化,优化编组方法,确保人防专业队伍在战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转化为战斗力。加强实战化训练,提高在复杂环境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演练和比武竞赛等活动,不断检验和提高人防专业队伍的实战水平。


五是引导科技赋能,培育新质力量。必须注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人防专业队伍建设要通过聚集和释放科技优势,为慑战打赢提供新质战力支援。加快国防动员面向新兴领域实践创新步伐,推动新兴领域在军事上转化应用,以谋求最大战略主动权。增加新域新质战略力量比重,大力加强新城新质潜力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平战结合、精准高效的新域新质力量,将动员潜力转化成实际战斗力,为实现打仗型国防动员提供可靠安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