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秘密机关,是领导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党组织的领导机关,设有分工明确的机关工作部门。围绕如何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领导南方各省党组织、强化政治纪律等问题,南方局机关开展了一系列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挖掘提炼南方局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一、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了党在国统区的领导
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身处国统区,南方局的中心任务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依托解放区,立足国民党统治区,与各方力量打交道,致力于维护、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外,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国民党区域的中共组织均归恩来负责管理,以统一党的领导”。要完成这一任务,首要前提是党组织自身的队伍巩固、坚强团结。
一方面,南方局机关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围绕党在国统区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抗战阶段,局机关及时深入学习党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等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机关的具体工作,及时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进展和工作思路,坚定且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很好完成了既团结又斗争的工作任务,很好配合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斗争,并推动实现了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抗战胜利前夕,局机关迅速回应党的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在继续执行隐蔽精干政策的同时,及时改变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有效地保存、发展、巩固了党组织,为民主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另一方面,南方局机关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推动实现了南方局对各省党组织的领导。南方局负责领导的区域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南部分)、福建、江西、江苏、港澳地区以及海外中共组织,还直接联系和领导一些情况特殊的个别支部和个别党员。周恩来、叶剑英等领导人多次到各省传达党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和会议精神。局机关多次召集各省党组织的领导人员到机关学习、汇报工作,对各省党组织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局机关还通过配派干部、电台和地下交通来领导各地的具体工作,通过局机关干部与党员的个别联系开展地下工作。南方局机关的系列实践加强了南方局对所属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使所属地方党组织在复杂艰险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巩固,使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建党,融入并统领机关党的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的组织
这一时期,我们党逐渐在探索中形成了“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的建党路线。南方局机关在工作中很好地贯彻执行了这一路线。
首先,南方局机关把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从成立伊始就承担独特使命,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是南方局工作的关键所在、灵魂所系。同时,南方党组织短期内大发展,存在着党员质量不高、党组织对形势把握不够等问题。随着国共关系日渐恶劣,加强党的教育、严密党的组织、清除异己分子,“使党真正成为秘密的巩固的党”就成为南方局极端重要的任务。为此,周恩来多次部署,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工作,做好长期抗战的政治准备,局机关适时作出具体工作安排,出台相关通知文件。比如,1939年5月制定《关于秘密工作的决定》,规定党的领导干部、党员的活动及联系方式等;6月发出《关于组织问题的紧急通告》,指示各地党组织必须立即从半公开状态转到基本是地下状态等;7月发出秘密工作条例,要求各地实行与转到秘密状态相适应的工作方法。
其次,南方局机关高度重视从政治上巩固党。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要在政治上巩固国统区的党组织,就必须形成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党内的政治隐患,坚定党员的政治立场,提高党员的政治水平。为此,在南方局干部会议、扩大会议、常委会会议等场合,周恩来等多次作有关抗战形势和任务分析的工作报告。《新华日报》经常刊登南方局领导人对时局的分析,据不完全统计,周恩来就前后为《新华日报》撰写文章58篇,在《群众》周刊上发表的文章有13篇,其中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和时局分析。周恩来也经常在工作之余给干部梳理形势、分析时局、提出要求,比如,1939年5月在红岩村黄桷树下给工作人员作形势报告,根据全国抗战局势和视察东南各地所了解的情况,说明当时面临严重危机。通过这些工作,南方局机关形成了讲政治的良好氛围。
再次,南方局机关注重坚定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局机关将党的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发展史、党的建设、抗战形势等内容的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些工作对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政治能力,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巩固党的组织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南方局机关也注重在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加强党的建设,并将其与政治建设深度融合。比如,局机关十分注重革命气节教育、纪律教育和秘密工作教育,创造性开展了干部审查等工作,这些措施较好地培养和净化了干部队伍,使得南方局党员干部既经受住了严密搜捕和残酷屠杀的考验,又积累了斗争经验。
三、丰富党内教育形式,重视学习教育和政治实践,提高了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南方局机关在严格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方针的同时,创造性开展党内教育活动,从根本上锻炼了党员干部,使其学会了在复杂环境中如何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进攻与退却、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关系,懂得了如何隐蔽自己、壮大自己、暴露敌人。
一是注重学习教育。局机关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动态十分重视,形成了极特殊的党内教育机制,在不同时期有着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首先,有着较为稳定的学习时间安排,红岩支部规定每周四为学习日,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同《新华日报》、曾家岩的干部在红岩村集中学习。其次,有着多元灵活的学习形式,既有集中培训也有个人自学,既有集体讨论也有单独辅导,既有公开传达也有秘密指示。如红岩嘴13号和机房街70号多次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周恩来、董必武等常组织集体学习讨论或作辅导报告,有时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还通过《新华日报》、《群众》周刊或秘密系统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再者,有着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包括一般性的理论教育、信念气节教育、阶级教育和时事教育。如皖南事变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书籍,整风运动中组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及《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等内容。
二是注重政治实践。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共关系,局机关党员干部创造性开展统战工作与群众工作、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在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中锻炼了干部的政治能力。首先,重视改进领导方法,提升机关的领导能力。南方局领导人经常要求和教育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反对“跑街式”的领导工作方法。其次,注重对机关干部紧急状态的锻炼,提升干部应对风险的能力。日常工作中对干部进行保密教育和气节教育,局势危急关头制定紧急制度,进行应变教育,做好了战斗甚至牺牲的准备。再者,多次进行干部审查工作,强化了干部的纪律意识。按照党中央指示,南方局进行了较长时间、大规模、集中性的干部审查工作,审查严格且实事求是,审查结果稳妥审慎处理。
四、领导班子党性原则强、带头示范,机关组织生活严格,优化了机关政治生态
南方局的领导中有部分还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们一方面要维护抗战大局,一方面要维护人民利益。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勇敢且富有智慧地进行斗争,出色完成了党中央交付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局势极度恶化、南方局开始撤退的过程中,为了坚守国统区的革命阵地、尽可能争取时局好转,周恩来等领导人决定不立即撤回延安,而是留在重庆坚持战斗,并向党中央承诺“无论在任何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守我们的岗位,为党的任务奋斗到最后一口气”,体现了其坚强的党性。
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领导人不仅严于律己,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为党员作出榜样,教育和带动了南方局一大批党员干部,对培育南方局良好政治生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方面,周恩来等注重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引导,在会议、谈话中勉励机关干部坚守岗位、准备战斗,并嘱咐做好被捕后的应变准备,要求机关干部严格保密,甚至在重庆被日军轰炸、机关干部躲进防空洞时,周恩来也常以革命先烈的故事和革命诗歌勉励机关干部。另一方面,周恩来等领导人分别参加所属的党小组活动,严格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一起讨论,进行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整风运动前后,局机关已探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生活形式,一星期一次党小组会、一次支部大会、一次活动分子会,小组会定在晚上,星期一下午有报告会,一周工作36小时、学习12小时、讨论3小时、读书6小时。通过这种严格的组织生活,机关党员干部受到了严格的党内教育,加强了党性锻炼。
毛泽东曾说,红岩是“一个山头,两个世界”,围墙内是共产主义,而墙外是资本主义世界。南方局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国统区战斗,既要应对随时空袭的日本飞机,又要应对国民党顽固派突然发起的事变;既要处理政治斗争与军事摩擦,又要处理思想纷争和舆论斗争;既面临被捕、坐牢甚至杀头的危险,需要经受长期的政治高压,又目睹国民党当局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需要抵抗高官厚禄和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腐蚀。面对这样的环境和任务,南方局机关干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同流而不合污”,“在当时那种复杂艰苦的环境里,在重重包围中,没有出过逃兵”,政治信仰极其坚定。党员在被捕之后,在江西马家洲集中营、贵州息烽监狱、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等地坚持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斗争考验。这种政治素养与南方局领导人的突出示范和长期严格的组织生活锻炼是分不开的,并最终熔铸成为“红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南方局机关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所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当前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其一,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南方局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历史经验,也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南方局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首先就是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其作为新时代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永葆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
其二,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南方局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各项建设的全过程,协调处理好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政治角度来统筹推进和切实落实党的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其三,要坚持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旗帜鲜明讲政治最终要体现在党员干部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定力及政治能力上。政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拥有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南方局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便是注重在学习教育和政治实践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政治能力。
其四,要坚持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南方局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已经充分证明,政治建设抓得好,机关政治生态就好,风气就正,机关就有创造力和战斗力,就能在革命中发挥更好作用。当前,必须一以贯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不断培育机关良好政治生态,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为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