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发布日期:2025-05-07 09:13 编辑:国动办站点管理员 来源:中国国防报 阅读: 字号: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部署巩固拓展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标准抓好学习教育落实,把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对于有效应对前进征途上的风险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之举。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作风的价值基础,党的作风是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外在表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切入口,直面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突出问题,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实践表明,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有损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加强作风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又是管党治党的紧迫任务。只有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才能维护党的形象和威望,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确保党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以好的作风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迫切需要。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面临的挑战越大、困难越多、任务越重,越需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汇聚起引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针对党的自身建设与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是把党和国家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只有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才能把党锻造成为“一块坚硬的钢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力量,确保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的历史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总结继承党的作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理论,又赋予了作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为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以严的基调抓作风建设。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态度亮出来、严的标准立起来、严的纪律执行起来,进一步强化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纠树并举,标本兼治,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理想信念坚定,就能增强对不良习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坚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举一反三,激浊扬清,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自觉用纪律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不断反弹、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要将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通过抓实抓细抓具体,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群众广泛参与到作风建设中来,依靠群众力量勘误纠偏,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不断巩固改进作风的成果,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从自身严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加强作风建设的表率和标杆。要担当起抓作风建设的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用规定检查自己和约束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学深悟透,确保学有质量。学习领悟的深度,决定思想认识的高度、见诸行动的力度。要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内在规律、突出特点、目标指向、基本要求,加深对作风建设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理解,切实增强抓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习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落实标准、实践要求,系统总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充分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具有刚性约束力的“铁规矩、硬杠杠”,深刻把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不容有丝毫懈怠的攻坚战、持久战,更加坚定自觉地融入职责中、落到行动上。学习要触及思想和灵魂,锤炼坚强党性,提高思想觉悟,运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在思想上划出红线、行为上划出底线。

严查深挖,确保查有力度。查摆问题的过程,是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过程,是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集中体现。要对标对表习主席对作风建设的各项指示要求,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从严从实检视存在的问题、找准不足和差距;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严肃认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查摆具体表现,又深挖思想根源;既进行全面梳理,又找准重点问题;既深入自我检视,又广泛征求意见。要敢于直面问题、正视问题,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防止以上级指出的问题代替自身查找的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他人问题代替自身问题、以工作业务问题代替思想作风问题,揭短亮丑,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

纠治到位,确保改有成效。整改是学习教育落地落实的核心环节,是把改进作风的“问题清单”变成“优秀答卷”的关键。要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特别是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制定详细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善于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效,构建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效果评估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使整改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